俗话说得好:不做轮廓固定,五官再美都是摆烂。既然这么火,那就来好好了解下呗。

  为什么需要轮廓固定


  女性从30岁开始,颅骨、脂肪、肌肉和皮肤等都会开始出现老化。人的衰老,本质其实从骨质流失开始的,也就是面部的骨骼已经挂不住脸上的组织,同时胶原流失,韧带、皮肤、肌肉弹性下降,继而就容易产生松弛、下垂、凹陷、皱纹。


  形象点讲就像是露营搭帐篷,只有帐篷主体支架搭好了,帐篷才能顺利成型,如果帐篷的支架歪斜错乱,那么帐篷表面也会变得皱皱巴巴乱七八糟。


  上颌骨萎缩:导致苹果肌下垂,法令纹、泪沟加重,印第安纹出现或加重。


  轮廓固定可以改善的是:


  改善面部松弛


  面部松弛组织自然复位,外轮廓流畅,面部紧致小巧。整体的感觉就是“别人觉得你变好看了,但是又看不出来你哪里变了”。


  预防衰老


  少量的预防性固定可以预防面部松弛。就好比墙上的一幅画,固定的牢,不容易掉下来。


  所以,对于轮廓固定,即是“维修”,又是“保养”。说到这里,你可能还不太清楚轮廓固定是什么正常,因为还没说轮廓固定到底是什么。


  轮廓固定到底是个啥


  目前,“面部轮廓”分三类


  大外轮廓


  包括:颅顶、耳前耳后发带区、耳廓及肩颈区。“高颅顶”,“直角肩”等项目属于“大外轮廓”的范畴。


  外轮廓


  U区:额顶发际线、额角发际线、太阳穴发际线以及额头这一圈,形似倒U,故名“U”区。涉及额骨、颞骨、颧弓。


  V区:下巴,下颌骨区域。


  内轮廓


  T区:鼻子、印堂、眉骨。


  面中:涉及颧骨、上颌骨、唇。


  当然了,日常应用较为广泛的还是外轮廓+内轮廓。


  轮廓固定是通过填充的方式强化骨相(外轮廓),支撑面部衔接的组织缺失(内轮廓),达到面部轮廓流畅比例及高度协调,通过这种方法打造的头面部,轮廓加清晰自然,让人恢复三维立体年轻态。总结就是:如果外轮廓好看,我们的脸型就会好看,面部也会紧致。内轮廓好看,五官面中就会饱满有元气。


  轮廓固定讲究顺序


  俗话说,先轮廓,后五官


  这样是因为:


  ① 面部衰老核心是骨量流失、韧带松弛;第一步通过先做外轮廓的固定U+V(如额骨,颧骨,下颌角,下巴等)来对深层的骨量进行补充同时提拉韧带和面部支撑点,带动内轮廓的韧带、肌肉、软组织往上走;主要的面部支撑韧带在外轮廓区域。


  ② 第二步在对内轮廓的软组织(如额头,鼻子、苹果肌、眉弓,唇部等)凹陷进行填充,这样才能确保内轮廓补充的软组织量在正确的位置,而且能被挂得住。


  轮廓固定怎么做


  如果你存在面部轮廓不流畅、面中部下垂、双下巴、大小脸、下颌缘模糊等问题,优先选择外轮廓固定;


  如果有抗衰需求,需从骨骼-韧带-软组织多个层次共同提升效果,内外轮廓联合;


  如果只提高面部精致度,先做外轮廓提高脸型流畅度再做内轮廓提高面部立体感;


  30+抗衰小姐姐


  这类小姐姐是轮廓固定的主要人群,普遍存在骨和深层脂肪的容积流失,特别是在怀孕断奶后,流失会加重,面部会有突然垮塌的感觉,会有肉眼可见的松弛疲倦感。


  通过外轮廓容积的补充,内轮廓的优化,可以复位松弛的组织,提升眉眼,提升苹果肌,淡化法令纹、口角囊袋等,从而实现“悄悄变美”。


  20+变美小姐姐


  这类小姐姐骨质饱满,脂肪多,希望自己看起来加精致、立体。通过内轮廓、中轴线的塑造,增加面部折叠度,可以视觉看起来脸小显高级。


  关于材料的选择


  轮廓固定多为深层支撑,它对材料性能要求很高——要求准、肿胀率很小、尽可能降低对医生的判断干扰,还要塑形力与支撑力好、不容易移位、维持时间久。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玻尿酸(乔雅登)或者再生材料(薇旖美,濡白天使等),都是吸水性小、支撑力和粘弹性都比较强、维持时间也久的材料。


  而如果是轻度松弛,疗程式选择超声炮、Taixl黄金炮这些抗衰仪器,作为平常维养项目的意义大!


  文章来源:网络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