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耳缺损后,根据缺损部位的不同,余留耳廓的结构结构、解剖形态也不尽相同。所以,在修复范围等方面存在与全耳缺损修复不同之处。


  余留耳廓的解剖形态良好


  这种情况下如不影响义耳修复,可充分利用余留耳廓,起到隐藏义耳边缘、及辅助机械固位等作用。


  余留耳廓的形状变化严重


  如果已经丧失了基本的解剖形态,建议先行切除余留耳廓,且必要时,需在术中重建外耳道、耳屏或植人种植体等,以提高后期义耳的修复效果。


  因下半部耳廓窝沟结构较多,宜采用对接式局部义耳修复,义耳边缘可借助耳廓的窝沟(如耳甲庭、耳甲腔、三角窝及耳舟)得以很好地隐藏。


  义耳的薄边可以适当包裹部分余留耳廓,以最大限度隐藏义耳边缘为原则。同时,耳廓上半部分具有软骨支撑,义耳的包裹也能起到机械固位作用。


  上半部耳廓缺损时,应根据余留耳廓上缘位置,决定义耳与余留耳廓上缘对接修复?还是覆盖包裹余留部分耳廓(患者不愿切除残留耳廓时)。


  如余留耳廓上缘位于耳甲腔下缘、对耳屏以上,则宜采用接式义耳修复,义耳薄边包裹部分耳廓,以能最大限度地隐藏义耳边缘为原则。因可将义耳边缘藏于耳甲腔及其以上的窝沟凹陷内,如耳甲庭、三角窝及耳舟内,可见的边缘仅位于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同时,因余留耳廓有软骨支撑,义耳边缘的包裹仍可提供机械固位。


  部分外耳轮缺损修复


  如余留耳廓未发生变形,较好地保留了原解剖形态,则这是一类较为理想的缺损。因可利用的窝沟解剖较多,可以很好地隐藏义耳边缘,尤其是从正面观看时义耳前缘的隐藏。


  同时,余留的软骨组织可提供更加良好的机械固位。


  耳软骨也是很上帝创造人类时的鬼斧神工的作品,那么薄的软骨,却能让整个耳廓支棱起来,并且还有弹性好,耐压,耐拧。耳软骨还经常可以取掉一部分并不影响总体结构,因此经常被用来做隆鼻手术,包括鼻翼缺损的修复。当有人大部分耳缺损或先天性耳缺损需要耳再造时,人类根本造不出来这样一个支架,无论是用自体的肋软骨代替还是其他的高分子材料,包括组织工程,都距离上帝的手差太远,太远太远。上帝的手虽好,却也经常做一些残次品,比如隐耳、杯状耳、猿耳、招风耳,包括小耳畸形,不过招风耳现在翻身了,很多女士为了显脸小硬是把自己正常的耳朵要做成招风耳,称之为精灵耳,唉!


  言归正传,话说耳部的伤口经常也恢复比较快,其血运比较良好,耳部做的皮瓣在长宽比即使不太可靠的情况下成活的也很可靠。耳部的伤口愈合后往往瘢痕小,瘢痕疙瘩除外,那是另一种病。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