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皮肤内的黑素细胞是均匀的分布在皮肤内,而当黑素细胞数量增多,抱团聚堆的时候,就形成了黑色素痣,再由于紫外线、摩擦、遗传等因素加大了痣的恶变概率,终形成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转化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尽管黑色素瘤与其他皮肤癌相比并不常见,但其致命性更强,约占皮肤癌相关死亡病例的73%,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广泛转移到淋巴系统和其他重要器官皮肤(cutaneous melanoma,CM)I-Ⅳ期。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7%(IA期)、84%(IB期)、68%(Ⅱ期)、55%(期)、17%(V期)。


  黑色素瘤也可能发生在任何正常黑素细胞出现的非皮肤部位,包括眼部、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和鼻咽部等。CM主要有四种亚型,分别为浅表播散型、结节型、恶性雀斑样痣型和肢端雀斑样痣型。


  西欧高加索人种主要以浅表播散型为主(约占CM的70%)"而肢端雀斑样型(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却为常见。黑色素瘤预后极差,早期易转移,除化疗外,生物治疗、皮肤导向治疗和放疗是其他广泛应用于黑色素瘤治疗的辅助疗法。然而,由于敏感度差、毒副作用强、抗药性强,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有限,需要探索新型有效的方法来应对逐渐进展的黑色素瘤。


  在目前,手术仍是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方式,特别是早期黑色素瘤,大部分可以通过手术实现治愈。


  早期发现


  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痣的外形通常会释放一些“信号”,多去关心自己和家人身体的痣,是十分必要的。居家自测的方法,就是通过痣的外形来“自我评估”。


  以下的ABCDE原则是目前可做参考的国际主流。


  ●不对称(Asymmetry):如果将一个痣一分为二,两半不相同。


  ●边界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大部分的痣是规则的,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不规则是指痣的边缘不那么“圆”,比如呈现为多角形。


  ●颜色斑驳(Color variegation):单个痣出现不同的颜色,比如颜色不均匀,或者在棕色的基础上掺杂有红色、白色或蓝黑色。


  ●直径大于6mm(Diameter>6mm):单个痣的长径>6mm。


  ●进展(Evolution):单个痣近期迅速生长、隆起、颜色加深,甚至自行破溃等。


  与此同时,如果有下列的情况,将视作发生黑素瘤的危险因素:


  ●痣的总数超过50处。


  ●痣明显比较大,或者明显不规则。


  ●本人有患过皮肤癌。


  ●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特别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


  ●特殊体质:对日光非常敏感,肤色很浅(白),密集的雀斑,巩膜颜色很浅(绿色、淡褐色或蓝色)。


  ●家族中有人患黑素瘤,关系越亲(比如父母、亲兄弟姐妹或子女)、患癌人数越多,风险则越大。


  手术治疗


  对有恶变可能的痣,不可以用激光或者烧灼等方法刺激,以防恶变。使用手术切除,其他方法无法彻底去除,会有残留。


  对早期确诊的黑色素瘤,手术治疗可以实现治愈。


  两点提醒


  ●必须做好防晒


  皮肤黑色素瘤的发生与长期受紫外线照射有关,而且受紫外线照射的强度与发病率有明显关系。


  建议大家在日晒强烈时,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比如提前20分钟涂防晒霜、戴太阳帽、打防晒伞、戴墨镜等。


  ●远离土法,不盲目“点痣”


  路边摊位、非法医疗场所等一般多采用化学腐蚀剂烧灼黑痣、挖除术等。这些方法本就危险,如果操作不当、去除不彻底,多次反复刺激,反而更有可能诱发癌变风险。如果这痣本身已癌变,盲目点痣还可能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后果更可怕。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