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平医生,在整形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善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和现代临床解剖知识。近年来,杨大平医生专攻手术面部提升领域,研创双矢量高位提术,成功帮助求美者完成逆龄蜕变。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杨大平医生。


  杨大平医生个人简历


  杨大平医生在整形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留学加拿大8年,善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和现代临床解剖知识解决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疑难重症,尤其在跨区供血的岛状皮瓣,功能性肌肉移植修复晚期面瘫,以及穿支皮瓣应用方面造诣颇深。


  擅长项目:面部年轻化系列手术、隆胸系列手术、不明注射物取出、高难度大创面修复。


  医生任职:


  整形美容协会整形与重建外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整形外科研究理事会委员


  加拿大整形外科学会荣誉会员


  美容外学(ISAPS)会员


  学术成果


  【解剖基础】【外科基础】【显微外科基础】【 整形外科基础】


  皮瓣和肌肉血管解剖发表SCI论文56篇


  功能肌肉移植发表SCI论文2篇、国家教育部2等奖


  跨区供血皮瓣发表SCI论文3篇、国家教育部2等奖


  穿支皮瓣发表SCI论文4篇、中华医学奖2等奖


  解剖学英文论文168篇


  参编《Perforator Flap》英文版


  参编《中国名家经典整形外科手术》


  留学经历


  杨大平医生从1994-1999年在加拿大留学,对全身皮肤的穿支血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重新评价已知的穿支皮瓣供区以及探索新的穿只皮瓣供区。


  任职情况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


  业界影响


  国外性除皱学术会议


  台北国外美容整形学会


  上海国外整形外科会议


  研究方向


  1、组织移植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上建立跨区供血的大鼠背3个血管领域的岛状皮瓣和肌肉瓣的模型。在此基础生发展到涉及6个血管领域的岛状皮瓣,为开拓更多的跨区供血组织供区以及建立跨区供血理论打下基础。


  2、组织移植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1、新的跨区供血的岛状皮瓣:设计了三个新的跨区供血的岛状皮瓣、为修复面部和手指皮肤缺损提供了新的方法。确定腓浅动脉远端蒂岛状皮瓣的血管区域,设计并应用跨区供血的腓浅动脉远端蒂岛状皮瓣,确定以桡动脉穿支为蒂血管区域,设计并应用跨区供血的桡动脉穿支为蒂岛状皮瓣。


  2、新的动力型肌肉移植修复晚期面瘫,在国外上首先提出按骨骼肌肌肉内神经血管肌腱分布设计移植肌肉供区理论,论文发表在国外整形外科杂志。


  3、穿支皮瓣解剖研究和应用:在国外上首先报告了全身皮肤血管区域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出版英文专着一部,被SCI收录论文15篇。


  3、组织工程系列研究


  1、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构建血管的实验研究:在特殊设计的支架上移植自体细胞,以制成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对培养具有低抗原性且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的血管具有意义。


  2、组织工程系列研究:包括骨、软骨、肌腱、皮肤。以颗粒软骨脱细胞基质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和骨髓基质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主要着作


  担任现代创伤医学丛书《创伤整形与重建外科学》副主编,《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副主编,参编国外整形外科英文专着 2部,其中包括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s》英文专着,面部年轻化手术技术《Rejuvenation Surgery of the Face》英文专着。


  自主研创双矢量高位提升的手术项目


  1、MACS微创提升术


  用无张力对位缝合,筋膜悬吊技术,实现了皮肤的平滑性,同时角质层向上,收紧眼袋,中面部紧致。


  优点:双向提升、隐蔽切口、三层提升、微创缝合。


  2、位SMAS提升术


  针对面部不同位置的皱纹选择特定切口位置,将皮肤组织与SMAS筋膜分别剥离之后并将SMAS向后方提紧固定,向上后方拉紧,之后缝合创口的除皱手术。


  优点:微创切口、精致提升、保护面部神经、除皱逆龄。


  3、微拉复合提升术


  把中下面部松弛下垂的皮肤有力往上提升,90度和45度的力量平衡,使得面部紧致立体。结合PDO蛋白线定点多维度的分布埋置,实现网状点提升,达到多方位部提升效果。


  优点:内窥镜技术、双矢量提升、复合强化、全面部提升。


  隆胸手术方面技术特色


  1、内窥镜辅助经腋下切口双平面隆胸。


  2、乳房下皱襞切口筋膜下隆胸。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